2012年11月15日16:2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圖為: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做客人民網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11月15日電 (記者趙晶)今天下午,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研究員做客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聚焦十八大”訪談欄目,以“學習十八大精神,推進人才創新發展”為主題與網友進行在線交流。
吳江指出,加快確立人才優先發展戰略布局是十八大報告對未來人才發展提出的更高更新的要求。人才優先是由人才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與作用決定的,是對馬克思主義人才觀的創新與發展,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核心思想,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發展標的必然要求。基本含義就是:把人才問題擺上黨和目國家各項事業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不論是農業發展、工業發展,還是服務業發展,人才發展都應該處於優先的位置。以人才優先發展引領和帶動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人才為什麼要優先發展呢?主要是基於我們對兩個規律的認識和把握。
首先,人是各類生產要素中最活的要素,在各種生產要素中,人的要素具有優先位置,人的發展要放在優先位置。人才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人才優先發展的內涵揭示出作為人才作用的內生性規律,即人才是具有創造性的勞動者,他的知識技能不是被動服務經濟發展,而是通過優先投入和積累,不斷激發和釋放人才的創造活力,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最根本動力和源泉,人才是創新驅動科學發展的原動力。人類發展的歷史証明,解放生產力的本質是解放人的創造力,隻有把勞動力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人類的進步文明才有實現的可能。知識和技術一方面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又使人們逐漸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脫出來,讓智力活動、創造性活動在人的活動效率的天平上越來越有份量。這種歷史性的變化的社會意義,是難以估量的。人才優先發展的戰略思想就是把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科學發展的優勢,轉化為實現又好又快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優勢。
其次,人才優先發展揭示了國際人才競爭的必然規律。從許多國家實現趕超發展的成功經驗看,隻有重視人才開發,才能形成后發優勢。20世紀初美國趕超英國,20世紀中葉日本趕超美國,韓國趕超西歐,都是人才資源優先開發和人力資本優先積累的結果,也是發達國家長期保持科技領先、競爭優勢的重要原因。歷史發展証明,當發揮主導作用的技術革新的勢頭消失,或者起主導作用的潛力發揮殆盡時,經濟發展就會趨緩,甚至停滯﹔當有新的主導技術革命和革新的形勢出現時,經濟發展才逐步回升。一次經濟危機既宣告了舊的技術革命的謝幕,同時也昭示了新的技術革命的登場。正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當前經濟危機的根源是缺乏新的技術革命的支撐,絕非只是金融領域內的問題。科學技術是解決世界諸多重大挑戰的關鍵,而人才是科學技術創新的關鍵。 自2008年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使全球經濟進入了一個較長的衰退期,這就預示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到來,也必將帶來新一輪的高端創新創業人才的激烈競爭。誰能夠源源不斷地培養、吸引、凝聚高端創新創業人才,誰就能夠掌握推動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搶佔全球科技競爭、經濟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吳江談到,當今世界國際經濟秩序不合理的一個重要表現是人才流向不均衡,發展中國家的人才流向發達國家,窮國人才流向富國。世界經濟結構進入調整期,世界需求結構發生變化,對人才的需求也發生變化。我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