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薩的治安環境非常好!”在拉薩市林廓東路的一個飯店裡,來自四川的謝崇銀正對自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東北人李仁輝說:“不來不知道,來了才知道。這個城市,小偷都很少見。”
謝崇銀口中的拉薩,仿佛就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
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是想象出來的,而現實版的平安幸福之城卻是“建設”出來的。
在連續6年被評為中國幸福城市之后,日前由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發布的全國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滿意度排行榜顯示,拉薩市位列全國38個主要城市首位,其中,公共安全、社會保障與就業、醫療衛生、公共交通、城市環境5項指標排名第一。
網格定責保平安
“織”出來的,是“網”。這個“網”指的就是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的理念。
今年4月,拉薩市委、市政府在借鑒內地省市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的基礎上,率先在拉薩市城關區推行網格化社區服務管理模式。不到一年,城關區便構建起以提高群眾安全感、幸福感、參與度為主線,以精細化管理、人性化服務、多元化參與、信息化支撐為特征,充分運用網格理念和現代信息技術,以責任制為依托,綜合考慮“人、地、物、事、組織”等因素,進行精細化管理的網格化社會服務管理模式——
按照完整性、便利性、均衡性、差異性的網格劃分原則,以一個社區盡量不超過3個網格的劃分標准,拉薩市將城關區合理劃分為175個網格,並將網格劃分為住宅、商住、企事業單位、宗教場所、綜合五種類型。圍繞社會服務管理的具體工作,以網格為單位明確工作任務,責任到人,做到精確定位、精選定人、精准定責,實現網格全覆蓋、工作零縫隙。
按照“黨組織建在網格上”的原則,把社區黨員調整劃分到網格中,逐格建立黨支部,選舉產生支部書記。構建“區委——街道工委——社區黨組織——網格黨組織”四級黨組織網絡體系,確保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確保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網格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正確引領城關區社會管理創新方向。
同時,城關區還先后構建了社會服務管理組織體系,規范了網格化管理中事件處理的工作流程,構建了社會服務管理信息化支撐體系,並實現了網格化服務管理的全覆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