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自貿區:改革開放最新試驗田
依靠制度創新而非優惠政策,是上海自貿試驗區改革的最大特色。優惠政策總有用完的那一天,而體制機制創新的活力是無窮無盡的。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放寬投資准入,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這讓目前國內唯一的自由貿易區——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再度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自9月29日正式挂牌成立以來,人頭攢動的辦事大廳,數倍於往年的新設立企業數,各地前來咨詢的各界人士,陸續出台的改革舉措……都讓這片位於長江口的28平方公裡土地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熱土。
被視為以開放促改革“第四波浪潮”代表作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向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的高度、廣度與深度,成為世界觀察中國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窗口。
應勢而生的自貿區
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成立,正源自於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構。隨著WTO多邊交涉陷入僵局,雙邊以及區域主義自貿區的蓬勃發展已然成為潮流。截至今年年初,全球范圍已實施的自貿區達354個,雖然我國已簽署並實施的自貿協定也有10個,但與美國、日本和韓國等重要貿易伙伴國之間尚未達成協議。應對國際經貿格局的大變化,對外開放需要新戰略。
而在國內,以開放促改革,用倒逼機制推動發展活力,已被深圳和浦東的成功經驗所証明,自貿試驗區的設立,正是新形勢下的他山之石。
從下面這張籌備時間表上,可以看到推出自貿試驗區的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