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孟祥麟 王海林 張天培
2017年10月27日07: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登北京八達嶺長城,看2019北京世園會建設情況,在北京最大的濕地——野鴨湖濕地漫步游覽。“這裡真的太美了”“2019北京世園會我們想再來看看”……雖然在北京延慶區的生態建設主題採訪隻有短短一天,但外媒記者們都感慨萬千。
“美麗中國讓我們看到了對自己國家的期待,我們也想要一個美麗的尼日利亞。”尼日利亞《領導者報》集團總經理阿卜杜·甘比站在長城眺望遠方無限感慨地說,“尼日利亞也存在環境治理難題。中國近些年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了力度,對我們有很大的啟示作用。通過政府出台相關法律法規、教育人民提高環境保護意識等方式,尼日利亞也會像中國一樣,保護好本國的綠水青山。”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正是對美麗中國、美麗家園的渴望。
烏克蘭《經濟學家報》副總編輯安德裡·布扎羅夫被野鴨湖濕地的靜謐美景所吸引,他說:“這裡是如此寧靜美麗。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中國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也取得了顯著成效。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說,如何在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求得平衡是一個難題,中國在這方面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國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自然保護區,也為企業制定了非常嚴格的環保標准。”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中國已經成為生動實踐。優質的生態環境推進了綠色產業發展,實現了生態惠民。孟加拉國《曙光報》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