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2日18:27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 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我是一個會種庄稼的農民”
新華社記者伍曉陽、岳冉冉、陳聰
他潛心鑽研農業生物多樣性控制作物病虫害的重大課題,成果在《自然》雜志發表,應用於農業實踐以億畝計﹔
他帶領團隊扎根邊疆村寨,用科學知識幫助農民發展致富產業,用“神奇土豆”“有機三七”、院士指導班等帶動一個個村寨擺脫貧困﹔
他出身農家,對土地和農民有深情厚誼,懷抱“讓農民過好一點”的朴素願望,被人稱為“農民院士”,而他自己說“我就是一個會種庄稼的農民”。
中國工程院院士、雲南農業大學名譽校長朱有勇,一位“頂天立地”的農業科學家,一位脫貧攻堅主戰場的奮斗者,一位不忘初心、踐行使命的共產黨人。
一道考題,促使他攀登農業科學高峰
三十多年前的一道考題,冥冥之中決定了朱有勇為農業科學奮斗的一生。
1982年,朱有勇參加研究生面試。后來成為他導師的段永嘉問道:“追溯世界農業歷史,依靠化學農藥控制病虫害不足百年,在幾千年傳統農業生產中,人們靠什麼控制病虫害?”
這一問把他問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