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治波 張文
2021年07月23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 |
|
“尋戰斗英雄柴雲振!”1984年9月,四川、貴州、雲南等地很多報紙都刊出一則相同的尋人啟事。
尋人啟事不足百字,卻令人好奇。啟事尋找的是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柴雲振(見圖,資料照片),他到底有著怎樣的傳奇人生?
記者來到四川省廣安市岳池縣,走進一棟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舊樓,敲開一戶四壁斑駁的人家。說明來意后,主人柴兵榮打開一個木箱,取出一件父親柴雲振穿過的軍綠色上衣,小心翼翼地展開﹔一枚枚勛章挂滿前襟,熠熠生輝……
一段關於柴雲振傳奇人生的講述,由此開啟……
“守住朴達峰,為戰友報仇”
“人民軍隊就是和國民黨舊軍隊不一樣!”柴雲振說。1948年,剛剛加入解放軍的柴雲振,還是個二十出頭的青年。
此前,他離開四川老家外出謀生,卻被國民黨軍隊強行拉了壯丁。這段親身經歷讓柴雲振對這支軍隊痛恨不已:拒絕賭錢,被軍官打一頓﹔送飯遲到,又被軍官往死裡打﹔士兵們缺衣少食,叫苦不迭。於是,他帶著槍,和幾名士兵投奔了解放軍。這支人民的軍隊官兵平等、紀律嚴明、軍民團結,令他耳目一新。
在黨的培養下,柴雲振成為作戰勇敢的解放軍戰士,並於1949年12月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先后參加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被稱為“活著的黃繼光”,是新聞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原型之一。
1951年,朴達峰阻擊戰。當時,柴雲振所在的15軍在朴達峰一線,頂著敵人大炮和飛機的猛烈轟炸,與敵軍反復爭奪陣地。我軍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守住朴達峰,為戰友報仇!”擔任班長的柴雲振,帶領戰士沖上陣地,趁夜色反擊,攻下三個山頭。
天亮后,敵人開始反扑,戰友一個個倒下,山頭上隻剩柴雲振一人。“就算死在這裡,也要為戰友報仇!”懷著必死的決心,他架起機槍,將一梭梭子彈射向敵人。
一名敵人悄悄摸上山,柴雲振轉身和他扭打在一起。敵人抓起石頭拼命砸柴雲振的腦袋,柴雲振伸手狠抓對方的臉,不料右手食指卻被對方咬住。柴雲振一使勁,扯掉了手指。嚇破了膽的敵人掉頭就跑,柴雲振強撐著撿起一支槍扣動扳機,隨后便昏倒在陣地上。
醒來已是4天后——柴雲振被兄弟部隊抬下山,輾轉送至內蒙古包頭的軍區醫院搶救。
“同志,你活下來是個奇跡啊。”這是他清醒后,醫生說的第一句話。他渾身多處重傷,僅頭上就被砸出20多道深深的傷痕,鮮血流了一臉。
“我要回前線!”在醫院休養了一個月,柴雲振提出要回去作戰。醫生卻告訴他,因為腦部嚴重受傷,他會經常頭疼頭暈,已經不適合參戰。
“不能殺敵了……”柴雲振呆呆坐了半晌,無比失落,“不能就這樣在后方養著,我回家種地去!”就這樣,他揣著復員証回到了家鄉——四川廣安岳池縣農村。
“30多年了,黨和國家一直在找自己”
據戰后統計,朴達峰阻擊戰中,柴雲振帶領全班戰士擊斃敵人200余人,搗毀敵指揮所一個。其中,他一人便消滅敵人上百個。1952年5月,中國人民志願軍政治部授予柴雲振志願軍“一級戰斗英雄”稱號,記特等功一次。
頒發勛章時,卻找不到柴雲振的蹤影!
原來,朴達峰阻擊戰前登記戰士姓名,文書一時沒聽清,加之戰況緊急,將柴雲振的姓名寫成了近音字。后來戰事慘烈,一個個相熟的戰友幾乎全部犧牲,他的去向無人知曉。
從此,柴雲振便與部隊失去聯系。部隊向各地民政部門發函尋人,毫無收獲。另一邊,柴雲振回老家后,踏踏實實務農,有了家庭,還擔任了生產隊長、人民公社副書記。
“爸爸,您頭上怎麼這麼多疤?”兒子柴兵榮漸漸長大,對父親頭上的一道道疤痕和斷掉的手指感到好奇。
“頭上的疤是敵人砸的!手指也是被敵人咬斷的!”柴雲振眼神中透著悲傷,“戰斗中,我的戰友們都犧牲了,就我活了下來。”頓了頓,他又說:“我們完成了組織交代的任務!”
1984年,曾經與柴雲振短暫共事的一位老兵寫信給部隊,回憶說“柴雲振的口音像大西南那邊的”。部隊迅速聯系西南各省份主要報紙,刊登尋人啟事。
茫茫人海,登報找人並非易事。然而,人民英雄注定不會被歷史遺忘,很快,柴雲振在四川被找到了!
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