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
分享

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2022年08月08日15:1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中共雲南省委組織部 雲南省統計局
  底圖:春城昆明一角。
  王正鵬攝(人民視覺)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記殷切囑托、擔當時代使命,探索出一條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路子。雲南歷史性擺脫了困擾千百年的絕對貧困,重塑自然環境和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雲南篇章。

從雪域高原到熱帶雨林,從獨龍江畔到烏蒙山巔,從邊境村寨到滇中城市,雲嶺大地底子更厚了、眼界更寬了、步伐更快了,一個團結和睦、生機盎然的彩雲之南呈現在世人面前。

面貌之變——

甩掉“貧困帽”奮進新征程

夏日的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獨龍江鄉,白雲繚繞、草木蒼翠,一棟棟懸挂五星紅旗的民居樓掩映其間。75歲的“文面女”李文仕在自家小院裡編織獨龍毯。有游客造訪購買,不會說普通話的她,卻能熟練地用手機微信收款。獨龍族群眾如今的日子,可謂一步跨千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政府累計投入13億余元,讓獨龍族在2018年底整族脫貧。去年獨龍江鄉農民人均純收入1.5萬元,戶均存款超過4萬元。全鄉4300多人,擁有機動車近千輛。

回望這10年,雲南最深刻的巨變,莫過於史上最大規模和最深層次的脫貧攻堅。到2020年底,全省933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502個貧困村全部出列,8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1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整族脫貧,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雲南精彩篇章。脫貧地區山鄉巨變、山河錦繡,雲南干部群眾精神面貌昂揚向上,地方發展蹄疾步穩。

烏蒙磅礡,掩不住山間排排廠房。記者走進曲靖市富源今飛輪轂制造有限公司,68條生產線開足馬力,每條生產線4分鐘就下線一個鋁合金輪轂。去年公司營收24億多元,帶動1700余人就業。公司董事長趙柯介紹,浙江金華的今飛控股集團2015年開始在富源投資,至今投了5個項目,富源成為今飛的第二大制造中心。2014年,煤炭資源佔全省1/3的富源縣陷入困境,全縣GDP增長下降兩成。“一煤獨大”如何破?富源招商引資育產業,“綠色鋁—鋁合金—精深加工—回收再利用”的循環鋁產業鏈從無到有,去年鋁產業實現總產值80多億元。

雲南青山綠水、陽光明媚,蘊藏著豐富的能源資源,2020年綠色能源產業躍居為全省第一支柱產業。省發改委副主任王建新介紹,省裡正打造綠色鋁和硅產業集群,建設中國綠色鋁谷和光伏之都,“這既有利於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也是雲南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

不僅“顏值高”,還要實力強。雲南加快推進產業強省建設,形成了以產業強省三年行動為統領,以農業現代化、綠色鋁、光伏、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代物流業、數字經濟發展等7個專項三年行動、5個配套政策為支撐的“1+7+5”政策體系。今年1至6月,雲南省工業投資同比增長41%,創近10年新高﹔一、二季度集中開工2000多個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6000多億元。

“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的路子來”,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雲南的殷殷囑托和明確要求。從2012年到2021年,雲南經濟總量從1.1萬億元增長到2.71萬億元,在全國的排位從第二十四位躍升到第十八位。新起點上,高質量跨越發展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格局之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