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聚焦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
分享

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情況答新華社記者問

2022年09月26日18: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26日電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順利完成,當選代表名單也已在新聞媒體公布。近日,中央組織部負責人就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的有關情況,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採訪。

問:首先,請您介紹一下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的總體情況。

答: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從2021年11月啟動,到今年7月全部完成。全國38個選舉單位分別召開黨代表大會或黨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2296名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

黨中央高度重視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部署,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專門進行研究,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的通知》,明確了代表選舉工作的總體要求和政策規定。代表選舉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聽取匯報,作出重要指示,就加強黨的領導、嚴格人選資格條件、嚴把政治關和廉潔關、進一步優化代表結構、嚴肅紀律等提出明確要求。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的部署要求,為代表選舉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經黨中央批准,中央組織部召開專門會議對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作出具體安排。各選舉單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堅持黨的性質宗旨,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代表選舉工作全過程,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嚴格資格條件,嚴密產生程序,嚴肅選舉紀律,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熱情關注、積極參與,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充分表達自己的意願。當選代表總體上符合黨中央規定的條件,具有較高的思想政治素質、良好的作風品行和較強的議事能力,在各自崗位上做出了明顯成績,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順利完成,為開好黨的二十大奠定了重要基礎。

問:二十大代表的構成與分布主要有哪些特點?

答:黨中央對二十大代表的構成提出了明確要求。代表選舉過程中,各選舉單位以實現代表結構比例特別是保証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比例為重點,統籌考慮、多措並舉,確保代表結構合理、分布廣泛。從當選代表情況看,代表結構和分布比較合理,各項構成比例均符合黨中央要求,具有廣泛代表性。主要特點有:

一是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代表比例得到保証。當選代表中,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771名,佔33.6%。其中,工人黨員192名(農民工黨員26名),佔8.4%﹔農民黨員85名,佔3.7%﹔專業技術人員黨員266名,佔11.6%。

二是女黨員代表數量增加,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比例保持穩定。當選代表中,女黨員619名,比十九大增加68名,佔27.0%,提高2.8個百分點﹔少數民族黨員264名,佔11.5%,涵蓋40個少數民族。31個省區市中,女黨員代表所佔比例均高於女黨員佔本地區黨員總數的比例,少數民族黨員代表有一定數量。

三是代表分布廣泛。當選代表來自方方面面。經濟、科技、國防、政法、教育、宣傳、文化、衛生、體育和社會管理等各個領域,省、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各個層級,以及機關、企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各個方面都有代表。

四是代表年齡結構合理。當選代表平均年齡52.2歲。其中,55歲以下的1371名,佔59.7%﹔45歲以下的434名,佔18.9%。

五是代表文化程度較高。當選代表中,大專以上學歷的2191名,佔95.4%,比十九大提高1.2個百分點。其中,大學學歷的826名,佔36.0%﹔研究生學歷的1210名,佔52.7%。

六是各個時期入黨的都有代表。當選代表中,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入黨的,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入黨的,有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入黨的,有黨的十八大以來入黨的。其中,改革開放以后入黨的2224名,佔96.9%,成為二十大代表的主體。

以上特點充分表明,我們黨具有堅實的階級基礎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具有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

問:中國共產黨有9600多萬名黨員,二十大代表是如何從這麼多黨員中選舉產生的?

答:二十大代表是嚴格按照黨中央規定的程序步驟選舉產生的。黨中央印發《通知》明確了代表產生的主要環節,中央組織部編印了《黨的二十大代表選舉工作流程圖》,各選舉單位堅持黨的領導與發揚民主相統一,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反復醞釀、逐級遴選的辦法產生二十大代表。具體說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認真組織推薦提名。黨中央將二十大代表名額分配給各選舉單位,各選舉單位把黨中央要求與本地本單位實際結合起來,採取適當方式推薦提名,有的按分配名額適當擴大比例、逐級分配名額進行推薦提名,有的按分配名額進行全額推薦提名,有的把兩種方式結合起來進行推薦提名。各級黨組織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宣傳、廣泛發動,組織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推薦提名。

二是嚴格組織考察。各選舉單位按照代表應具備的條件,全面深入考察,多渠道、多層次、多側面了解情況,認真分析研判,把人選考准考實。各選舉單位組成考察組,深入農村、社區和企業、機關等單位,充分聽取廣大黨員、群眾和黨代會代表的意見,特別是分管部門、聯系服務對象、身邊人等知情人的意見。

三是逐級遴選擇優。從基層黨組織開始,到推薦單位黨組織,再到選舉單位黨組織,逐級對代表人選進行遴選擇優。基層黨委根據多數黨支部和黨員的意見,集體研究遴選上報推薦人選,推薦單位召開黨委全體會議討論決定推薦人選,選舉單位分別召開黨委常委會會議(工委會議、黨組會議)和黨委全體會議,集體研究確定代表候選人初步人選、預備人選。一些選舉單位確定推薦人選、初步人選、預備人選做到全程差額、遴選擇優。

四是周密組織會議選舉。精心籌備開好黨代表大會或黨代表會議,制定科學合理的選舉辦法。選舉前認真做好人選名單說明,講清楚黨中央精神、代表條件、結構要求和人選產生過程,完善候選人介紹方式,組織好醞釀討論,引導代表正確行使民主權利,實現發揚民主與貫徹組織意圖有機統一,保証了選舉規范有序、圓滿成功。

需要說明的是,這次公布的當選代表,在二十大召開前還要由二十大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進行資格審查,確認資格有效的代表將出席二十大。按慣例,黨中央還確定一部分已經退出領導崗位的老黨員作為特邀代表出席大會。

問:二十大代表應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在代表選舉中是如何保証質量的?

答:為確保代表質量,選出符合黨中央要求的二十大代表,各選舉單位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把關作用,堅持把政治標准放在首位,把牢廉潔底線,層層審核、嚴格甄別,真正把信念堅定、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清正廉潔的優秀黨員選為二十大代表。

一是嚴格資格條件。突出先進性要求,嚴格按照黨中央規定的代表應具備的思想、政治、能力、作風、業績、履職等6個方面條件進行推薦提名,引導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堅持標准、好中選優。一些選舉單位結合脫貧攻堅、疫情防控、科技創新等實際,進一步細化代表條件,並落實到代表推薦提名中。

二是嚴把政治關。普遍對人選進行嚴格組織考察,突出政治素質考察,著重了解人選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等方面的表現情況,一些選舉單位細化人選政治標准具體要求。對政治上不合格的一票否決,凡是不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存在“七個有之”以及“兩面人”等問題的,堅決擋在門外。

三是嚴把廉潔關。認真落實“四必”核查要求和廉政意見“雙簽字”規定,綜合運用巡視巡察、信訪、審計、專項督察等結果,用好規范領導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經商辦企業行為等成果,梳理黨紀政務處分情況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所提意見,綜合分析、嚴格核查,對人選進行“全面體檢”,對不宜作為代表人選的進行調整。對金融、企業等方面的人選,分別聽取行政執法、行業監管部門意見。對廉潔上有問題或問題沒有查清、疑點沒有排除的,一律不作為代表人選,堅決防止“帶病提名”“帶病當選”。

四是嚴把身份關。進一步界定黨員領導干部、生產和工作第一線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