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任江华
2013年02月18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瓷器还有没有文章可做?
立足于瓷不能丢,文化底蕴和工艺水准是不会枯竭的资源
尽管景德镇在市场化生产方面暂时落后一步,但千年瓷都的文化底蕴和工艺水平,仍然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景德镇寻找转型之路,首先要看清自己真正的优势在哪里。
“痛定思痛,大家深刻体会到,发展以工艺瓷、高端瓷和高科技瓷为主的陶瓷产业,无论如何不能丢。在深厚陶瓷文化和历史传统基础上,发展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成为大家的共识。”景德镇市发改委副主任张钧说,“陶瓷是‘泥与火的艺术’,本身就是创意。因此,创意产业在景德镇由来已久,并具有无可比拟的特色与优势。”
“以老城区、老工厂陶瓷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为核心,打造陶瓷全业态、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产业综合体,加快产业升级,重塑‘中国瓷都’世界品牌。”江西省陶瓷工业公司总经理、景德镇陶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子力对景德镇的文化创意产业充满信心。
目前,示范区吸引了660余家企业入驻,近500名中外艺术家在此创作交流,其中国家级大师数十人。每年有成千上万的境内外陶艺家前来创作交流,加上从事陶瓷工业的10万大军,形成了庞大的陶瓷文化创意队伍。
在自身商业模式不够成熟的情况下,景德镇积极引进外地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香港乐天陶社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企业进驻,改变了以前的单一格局,极大地丰富和提升了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景德镇雕塑瓷厂厂长汪建中说。
景德镇乐天陶社总监、美籍华人高嘉庆介绍说,他们主要为世界各国热爱陶艺的艺术家、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与创作的平台。他自己已在这里过了3个春节。外来的陶艺家平均待一个月,长者达半年。仅2012年就接待了来自国外的陶艺家约180名。
每周五晚上7时至9时,乐天陶社会邀请来自世界各国的陶艺家举办讲座、授课、示范表演,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每逢节假日,则举行“创意集市”,乐天陶社提供摊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出售给顾客。
“周围都是做陶瓷的人,都是行家里手,氛围很好,也很容易沟通。”乐天陶社创始人、全国政协委员郑祎对景德镇的陶瓷艺术氛围很满意。
目前,景德镇陶瓷创意文化产业既有独立法人模式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陶研所,以及法蓝瓷、诚德轩、红叶陶瓷、玉风陶瓷、瓷立方等规模较大的实体,也有如雕塑瓷厂、建国瓷厂等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公司+工作室”创意基地模式,还有专事文化国际交流的三宝国际陶艺村。
“复建复烧古窑的文化创意使濒临倒闭的古窑民俗博览区重生,还带动了景德镇的旅游业!”景德镇市古窑民俗博览区管理处主任陈武平说。2009年至2012年,古窑接待游客从103万人次增加至210万人次,景德镇接待游客人数从1077万人次增加至2001万人次。
还要调整哪些配套政策?
要为创意寻找商业模式,加强文化创意、经纪人等人才培养
景德镇近年来的低迷,从根本上讲源于面向市场的商业模式的落后,重整资源,也还要突破这个瓶颈。凭借景德镇的工艺底蕴,一旦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陶瓷产业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
景德镇市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以有1400多年历史的景德镇瓷雕为创意,研制出“浮雕凹凸木纹砖”,高仿真檀木、花梨木等珍贵木材,具有实木真实自然的肌理和感觉,广泛地应用于客厅、卧室、卫生间、厨房和阳台。
在建陶行业不景气的大气候下,文化创意与技术创新催生“浮雕凹凸木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