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综合报道
分享

“上海是习近平总书记创新和开放思想先行先试的地方”

——习近平在上海(二)

2021年09月03日09:30    来源:学习时报

采访对象:杨雄,1953年11月生,浙江杭州人。2003年2月任上海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2007年5月任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党组成员。2013年1月任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2017年2月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3月任全国政协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2021年4月逝世。

采 访 组:田玉珏 李 政

采访日期:2018年1月8日

采访地点:上海市政府杨雄办公室

 

采访组:杨雄同志您好!习近平同志担任上海市委书记时,您是上海市副市长,和他有较多的工作接触。他到任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是开好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请您谈谈这方面的主要情况。

杨雄:2007年3月,习书记来上海工作时,上海正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当时陈良宇案和社保资金案发生不久,在干部群众中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精神状态和队伍士气都比较低沉。习书记在见面会上就提出,要首先做好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各项筹备工作,做好报告,配好班子,通过党代会来形成共识、凝聚人心,让上海人民精神为之一振。

习书记3月底来到上海,5月底就要开党代会,两个月之内要拿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难度很大。但他丝毫没有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降低了对党代会报告起草质量的要求,强调要落实好中央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对上海的要求,充分开展调研座谈,紧密结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上海的发展需要来“对症施策”。

在习书记的主持下,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形成了一篇既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的报告,对上海当时及长远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指导方针和战略举措。

在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方面,当时党中央对上海的要求是努力率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推进改革开放、率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到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报告指出,必须把上海未来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针对上海的现状,报告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优化发展途径,更加注重丰富发展内涵,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动力。同时,报告提出,用五年时间,形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基本框架。

报告对上海的经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战略举措: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调整,把推动“三二一”产业共同发展,在加快服务业发展中推进结构调整,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作为上海长期坚持的产业发展方针。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穿全市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要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更好地为全国改革开放服务。要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基本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显著提高城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积极实施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更好地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多作贡献。

现在回过头来看,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形成的这些战略思想和战略措施,不仅对上海当时的发展,而且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习书记在上海市委九届一次全会上有一篇重要讲话,对新一届市委班子的自身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在回顾了历代党的领导人对上海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后,要求市委班子成员务必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历史方位,把握历史机遇,履行历史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强调要做到“六个始终坚持”。

一是始终坚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能力和工作水平。要以学明志,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学立德,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以学广才,带头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坚持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注意学习借鉴全国各地和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增强履职本领。

二是始终坚持抓好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增强危机感、紧迫感,站得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想得更深一些。要进一步拓宽视野,理清思路,既要继续扩大经济总量,更要重视提高发展质量,在实现“四个率先”上下苦功、真功,努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要加强领导,发挥市委在领导经济工作上“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营造良好环境”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作为第一原则。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和要求,切实把握人民群众究竟盼在何处、难为何事,真正做到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要多干群众急需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多干长远起作用的事,切实把各项利民、惠民、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