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心
2016年08月01日08:39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眼下正是“七下八上”的防汛關鍵期,中央領導同志親臨一線進行部署。在密切關注全國防汛關鍵點水位變化、未來汛情走勢、城市防洪、災后民生保障等重大問題外,領導同志還特別強調:各地要實事求是公開發布汛情災情,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既不掩蓋事實,也不要夸大事實,讓政府公布的真相跑贏網上不實傳言。
領導同志的話在筆者看來頗具針對性。今年我國洪澇災害呈現多年少有的南北並發、多地齊發嚴峻態勢,突發的險情災情不斷,給各種不實傳言的流布擴散,留下了很大的空間。不過,除了天災罕見的因素,個別地方政府的回應失時,拒說真情,也是造成“真相落伍”乃至“輿論次生災害”的重要原因。
以往遇到洪澇災害等突發公共事件,真相往往跑不贏傳言,有人能找出客觀理由。因為災情需要統計,事件需要調查,不像造謠張口就來,不需要時間做前期工作。但這種“查實再說”的傳統思維,在網絡時代已大大“落伍”。在一個盛行“圍觀”、樂於發布且能便捷發布的時代,任何事件發生,人們都能很快得知。然而事件背后的真相,還有賴於權威的政府部門深入調查。如果政府部門不能及時跟進,隨時發布最新信息,人們期待真相的焦慮與事實真相之間的空白,往往就由不實傳言去填補。由於人的思維習慣於“先入為主”,這些不實傳言乃至謠言造成的危害與影響,即使政府部門日后公布真相,往往也很難完全消除。
不過,這種真相跑不贏不實傳言,還不是最可怕的。真正令人擔憂的是有的地方政府有意無意掩蓋真相,當最終真相大白時,人們發現政府沒有完全說真話,甚至公開說假話。這樣的事例哪怕只是個別,也將大大增加公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使政府部門陷入“塔西佗陷阱”,以后再說真話也無人相信。而在現實當中,恰恰這種情況並非一起兩起,在真相與不實傳言“賽跑”中最為常見,甚至可以說是有些地方政府回應各類突發公